欢迎光临~德科机械官方网站

销售咨询热线

0769-82058058

预制菜包装不只是 “装菜”:5 种主流塑料包装方式拆解!

作者: 日期:2025.09.18 09:21:56 浏览量: 186

近日,“预制菜”话题备受消费者关注。当你打开冰箱,拎出一盒预制菜,撕开包装,扔进锅里翻两下,仿佛一秒钟就穿越成了大厨。你以为你掌控了生活的节奏,其实这背后藏着整个塑料包装行业的精准设计。作为深耕塑料造粒十年的从业者,我发现很多人只关注预制菜好不好吃,却忽略了 “包装方式直接决定食材新鲜度、安全性,甚至回收价值”—— 今天就带大家拆解预制菜最常用的 5 种塑料包装方式,从材料特性到造粒回收,一次讲透。

 

 

一、真空包装袋:预制菜的 “保鲜第一道防线”​

 

核心材料:PA(尼龙)/PE(聚乙烯)复合膜、EVOH(乙烯 - 乙烯醇共聚物)阻隔膜

 

常见形态:三边封袋、中封袋,表面多印哑光或亮光图案

 

适用场景:酱卤类(如卤牛肉)、冷冻肉类(如牛排)、水产类(如虾仁)

这种包装的关键是 “阻氧 + 耐穿刺”:PA 层负责抗拉伸、防穿刺(避免肉类骨头戳破袋子),PE 层负责热封性(确保真空密封),高端产品会加一层 EVOH(阻氧率是普通膜的 100 倍),能让冷冻肉存放 6 个月仍不氧化。

 

造粒视角:这类复合膜是回收难点 ——PA 和 PE 熔点不同(PA 熔点 220℃,PE 熔点 130℃),直接造粒会出现 “分层碳化”,需要先通过分选设备分离两层材料,纯 PE 层造粒后可用于制作塑料筐、垃圾桶,纯 PA 层则能加工成工程塑料配件。

 

 

二、PP 托盘 + PE 保鲜膜:微波加热的 “黄金组合”​

 

核心材料:PP(聚丙烯)托盘、PE(聚乙烯)保鲜膜

 

常见形态:深底托盘(装菜)+ 拉伸保鲜膜(覆盖密封)

 

适用场景:即热类预制菜(如宫保鸡丁、鱼香肉丝)、凉拌菜

PP 托盘是微波加热的 “专属选手”—— 耐温范围 - 20℃~120℃,能直接放进微波炉加热,且硬度足够支撑菜品重量;搭配的 PE 保鲜膜要选 “可微波加热” 款(看包装上的 “微波炉图标”),普通 PE 膜高温下会释放有害物质。

 

造粒视角:这是回收最友好的组合!PP 托盘材质单一,只要清理掉残留油污,造粒纯度能达 95% 以上,再生颗粒可重新制作新托盘(食品级需符合 GB 4806.7 标准);PE 保鲜膜回收后造粒,可用于生产农用薄膜或包装缓冲材料。

 

 

三、热收缩膜:批量包装的 “效率担当”​

 

核心材料:POF(聚烯烃)热收缩膜、PVC(聚氯乙烯)收缩膜(逐步淘汰)

 

常见形态:桶装预制菜外层包裹(如 4 桶装螺蛳粉)、礼盒装外层密封

 

适用场景:多件组合装、礼盒装预制菜(如年夜饭套餐)

热收缩膜的优势是 “贴合性强 + 防尘防潮”:POF 膜加热后能紧紧裹住包装,避免运输中松动,且环保性优于 PVC(PVC 燃烧会释放有害气体),现在主流企业都已改用 POF 膜。

 

造粒视角:POF 膜主要成分是 PE 和 PP 的共聚物,回收造粒时需控制温度(避免过度收缩),再生颗粒可用于制作收缩膜母料,或与新料混合制作低压 PE 管材,性价比很高。

 

 

四、铝塑复合袋:高阻隔的 “长效保鲜专家”​

 

核心材料:铝箔 + PE 复合膜、铝箔 + PA+PE 三层复合膜

 

常见形态:自立袋(带吸嘴或拉链)、平袋

 

适用场景:干货类预制菜(如汤料包、调味料包)、常温预制菜(如自热米饭调料包)

铝塑袋的 “杀手锏” 是 “完全阻隔光线和氧气”:铝箔层能挡住紫外线(避免调料氧化变色),复合膜结构能隔绝空气,让干货调料保质期长达 18 个月。带拉链的自立袋还能反复密封,提升消费者体验。

 

造粒视角:这类包装回收需先剥离铝箔 —— 通过化学处理或机械分离法去除铝层后,剩下的 PE 或 PA 层可分别造粒,但回收成本较高,目前更多用于工业级再生产品(如塑料托盘脚墩),食品级回收应用较少。

 

 

五、可降解塑料包装:环保趋势下的 “新选项”​

 

核心材料:PLA(聚乳酸)+PBAT(聚己二酸丁二烯酯)复合膜、淀粉基复合膜

 

常见形态:平袋、托盘、餐盒

 

适用场景:高端预制菜(如有机沙拉)、外卖预制菜(一次性包装)

随着 “限塑令” 升级,可降解包装逐渐落地:PLA+PBAT 复合膜在堆肥条件下 6 个月可完全降解,淀粉基托盘能在自然环境中分解,但目前存在两个痛点 —— 耐温性差(PLA 加热超过 60℃会变形)、成本高(是普通 PE 膜的 2~3 倍),暂时无法全面替代传统塑料。

 

造粒视角:可降解塑料目前不适合传统造粒(降解后材料性能丧失),但我们正在测试 “未降解完全的 PLA 材料再生技术”—— 通过解聚反应将 PLA 分解为单体,重新聚合生产新料,未来可能成为可降解包装回收的新方向。